2017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BRCA-1 和PARP-1 在三阴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
    李文新
    2017(6):483-489.
    [摘要](771) [HTML](0) [PDF 297.00 K](0)
    摘要:
    目的: 探讨BRCA-1、PARP-1 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组织、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的关系,探讨其
    在三阴乳腺癌治疗、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以期望PARP-1 及BRCA-1 成为新的预测影响因子,为治疗靶点提
    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5-08~ 2016-08 期间病人的新鲜乳腺组织共90 例。采用RT-PCR 技术进行分
    析,分别研究BRCA-1、PARP-1 在不同乳腺组织表达差异,说明BRCA-1、PARP-1 在三阴乳腺癌发生、发展中
    的作用。结果: ( 1) 三阴乳腺癌的BRCA- 1 的表达低于非三阴乳腺癌( t = 3.202,P< 0.001) ; 乳腺恶性肿瘤的
    BRCA-1 的表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 t = 9.335,P<0.001) ; 且BRCA-1 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不论良恶性,都低于
    正常乳腺组织( t = 18.813,P< 0.001) 。( 2) 三阴乳腺癌的PARP - 1 的表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 t = 5.622,P<
    0.001) ; 乳腺恶性肿瘤的PARP-1 的表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 t = 10.673,P<0.001) ; 且PARP-1 在乳腺肿瘤中的
    表达,不论良恶性,都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t = 10.016,P<0.001) 。( 3) 随着BRCA-1 表达值的增高,PARP-1 的表
    达呈下降趋势,两者呈负相关( r = -0.817,P<0.001) 。结论: BRCA-1 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随着肿瘤恶性程度
    的增加,BRCA-1 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PARP-1 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
    2  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吕欣 张志峰 孙智文 张爱民
    2017(6):490-498.
    [摘要](624) [HTML](0) [PDF 274.92 K](0)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07~ 2015-12 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关节外科共对20 例( 20 膝)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
    合并有膝内翻畸形的病人行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其中女性14 例14 膝,男性6 例6 膝;
    年龄40~ 65 岁,平均60±5 岁。术前、术后常规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 线片和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 线片,对术前、
    术后FTA 的改变和膝关节疼痛减轻程度视觉模拟评分[1](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的改变用配对t 检验做统计
    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 3 a,所有病人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均得到矫正,症状明显缓解。术前、术后FTA( t =
    15.26,P<0.05) 和VAS 评分( t = 7.0,P<0.0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FTA 矫正度数为8 ~ 16°,VAS 评分降
    低4~ 7 分,全部有明显的改善。所有病例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情况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胫骨
    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3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
    张瑞 刘博
    2017(6):495-498.
    [摘要](498) [HTML](0) [PDF 197.89 K](0)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的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近3a 经外科治疗的909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临床
    资料,统计分析病人甲状腺腺外侵犯、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程度。结果: 909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
    人中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6.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率30.9%,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74%; 另外,单因素分
    析显示所有病人的肿瘤大小与病人年龄、性别均无关( P>0.05) ,而肿瘤大小与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证明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与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结论: 甲状
    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肿瘤大小、腺外侵犯、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密切相关,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外科
    手术方式明显增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4  射频导入参棘软膏联合口服氨甲环酸、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田利民 王晨霞 孙立
    2017(6):499-507.
    [摘要](894) [HTML](0) [PDF 220.98 K](0)
    摘要:
    目的: 观察射频导入参棘软膏联合口服氨甲环酸、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门诊女性黄
    褐斑64 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 例。对照组病人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次,2 次/d; 谷胱
    甘肽400 mg /次,3 次/d,服用16wk。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敏专家射频导入参棘软膏,1 次/wk,共治疗
    16 次。取两组病人治疗时间点第4、8、12、16wk 进行疗效标准判定及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
    ( MASI) 评分。同时记录起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疗程结束后以问卷方式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各观察时间点第4、8、12、16wk 总有效率分别为15.63%、46.88%、59.38%、84.38%和12.50%、
    21.88%、44.00%、62.50%。治疗组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 治疗组治疗16wk 后平均
    MASI 评分明显下降至6.15±3.25分,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射频导入参棘软膏联合
    口服氨甲环酸、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良好,方法简单,病人耐受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5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切缘范围的选择分析
    刘先艮 谈树宾 徐钱 朱慧 于峰 杨帆 侯俊秀
    2017(6):503-507.
    [摘要](599) [HTML](0) [PDF 226.50 K](0)
    摘要:
    目的: 探讨Ta 及T 1 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 病人经尿
    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aldder tumor TURBT) 的安全切缘。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 例行
    TURBT 的Ta 及T 1 期NMIBC 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切缘范围分为10 mm 组( 38 例) 、15 mm 组( 52 例) 、20
    mm 组( 30 例) ,分析3 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对肿瘤复发进行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 20 mm 组手术时间
    长于10 mm 组、15 mm 组,术中出血量多于10 mm 组、15 m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 mm 组术后出
    血率为43.33%高于10 mm 组的15.79%、15 mm 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10 mm 组、15 mm 组
    术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0 mm 组切缘阳性率44.74%高于15 mm 组的17.31%、20 mm 组
    的13.33%,复发率为63.16%高于15 mm 组的38.46%、20 mm 组的36.67%,平均复发时间短于15 mm 组、20 m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15 mm 组、20 mm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单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肿瘤数量、临床分期与NMIBC 病人术后复发无关( P> 0.05) ,切缘范围、切缘阳性与术后复发有关( P<
    0.05) ; 采用Cox 回归分析显示,切缘范围减小、切缘阳性是NMIBC 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URBT 切缘范
    围为15 mm 既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又不会增加降低切缘阳性率及术后复发率; 另外,切缘范围减小、切
    缘阳性是NMIBC 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6  PET-CT 对125 I 粒子植入术后胰腺癌预后价值分析评价
    张剑 董欣敏 孟兴凯 郁志龙 张彤 刘明 王宏伟
    2017(6):508-511.
    [摘要](752) [HTML](0) [PDF 197.43 K](0)
    摘要:
    目的: 探讨PET-CT 对125 I 粒子植入术后胰腺癌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胰腺癌病人21 例,初诊时
    经PET-CT 检查确定为显像阳性病灶。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后2mo 行PET-CT 结合CA 199 检测评价胰腺癌治
    疗后病灶残留状况,之后每mo 进行常规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等进行随访,随访到5mo 的结果作为肿瘤
    恢复或复发的标准。结果: 125 I 粒子植入术后2mo,CA 199 检测: 49.3±16.7KU/L,与术前311.8±126.4KU/L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PET-CT 示: 原21 例阳性病灶,13 例无残留,8 例有边缘扩大,其中5 例进行粒子补种;
    随访5mo,证实125 I 粒子植入准确,恢复13 例( 包括术后2mo PET-CT 示: 无残留12 例,残留: 1 例) ; 复发8 例( 包
    括术后2mo PET-CT 示: 无残留1 例,残留: 7 例) 。PET-CT 在125 I 粒子植入后早期判断其是否复发灵敏度:
    87.5%,特异度: 92.3%。恢复的13 例CA 199 均降至正常范围; 2 月时有残留病灶的8 例,其中5 例因进行了粒
    子补种,故5mo 时该值无明显变化。两组CA 199 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18 F-FDG PET/CT
    对显像阳性的胰腺癌125 I 粒子植入术后坏死灶、残留灶的区分有较高的辨别能力,能够较早、较好地评价疗效,及
    早明确复发并及时改善预后。
    7  无透视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研究
    丹花 易媛媛
    2017(6):512-515.
    [摘要](550) [HTML](0) [PDF 192.95 K](0)
    摘要:
    目的: 探讨无透视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01~ 2017-0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36 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病人的资料。观察组: 应用腹主动脉
    球囊阻断术的完全性前置胎盘病人20 例; 对照组: 未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完全性前置胎盘病人16 例。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0.00±497.52mL、1181.25±1208.8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0%( 2 /20) 、43.75%( 7 /16)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下降。结论: 无透视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控制中央型前置
    胎盘的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
    8  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调查
    张丽英 陈珊莹 刘新宇
    2017(6):516-519.
    [摘要](842) [HTML](0) [PDF 189.85 K](0)
    摘要:
    目的: 本横断面筛查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南方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同时探索高尿酸
    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所有参与者分为三个组: 男性组、绝经前女性组和绝经后女性组。计算高尿酸血症及其
    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来探索高尿酸血症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1834 例受试者纳入数据
    分析,男性、绝经前女性和绝经后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是42.71%、15.06%、34.25%。在男性和女性组
    中,慢性肾脏病、腰围、高甘油三酯与高尿酸血症相关,但年龄和高血压仅在女性中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结
    论: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高于绝经前女性。在男性和女性中,慢性肾脏病、腰围、甘油
    三酯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相关。
    9  体外高频热疗、音频电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疗效观察
    聂巧珍 郝雷 李鹏
    2017(6):520-523.
    [摘要](580) [HTML](0) [PDF 189.55 K](0)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高频热疗、音频电疗联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临床效
    果。方法: 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 hysterosalpingography,HSG) 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者172 例,随机
    分为对照组( 82 例) 与观察组( 90 例) 。对照组进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治疗; 观察组在插管术基础上给予体外
    高频热疗、音频电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 3 个疗程后行HSG,并追踪随访2a,评价各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妊
    娠率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高频热疗、音频电疗联合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10  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晓燕
    2017(6):524-526.
    [摘要](1137) [HTML](0) [PDF 211.27 K](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2013~ 2016 期间住院的477 例布鲁菌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
    进行总结,为地区布鲁菌病的防治提供经验。方法: 检索某三甲医院于2013-01 ~ 2016-12 所确诊的477 例布氏
    杆菌病病人病历,将所有数据信息用Excel 表进行汇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77 例病人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
    10 个盟市及山西省、甘肃省、河北省,其中乌兰察布市238 例( 49.9%) ,发病数量居首位; 病人平均年龄为52 岁,
    其中,45~ 65 岁年龄偏多,占63.5%; 病人男女比例为1.84: 1; 3 ~ 8mo 为发病的高峰期,共发病278 例,占58.3%。
    并发症以骨关节炎、脊柱炎、神经损害、肝损害、脑炎及脑膜炎多见; 首诊科室以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骨科为
    主,平均住院日为11.8d。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容易出现误诊,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
    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提高确诊率,缩短确诊时间。
    11  ESRP1 在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ZEB1 的关系
    包秀芝 罗守信 郭丽华 殷春阳 崔晓波
    2017(6):527-530.
    [摘要](585) [HTML](0) [PDF 191.81 K](0)
    摘要:
    目的: 探讨上皮剪切调控蛋白1( epithelial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 1,ESRP1) 和在人头颈部鳞状细
    胞癌(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锌指E 盒结合蛋白1( 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 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染色法检测ESRP1 和ZEB1 在32 例
    HNSCC 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 1) HNSCC 组织中ESRP1 表达较癌旁组织低( P<
    0.05) ; ( 2) 在HNSCC 组织中ESRP1 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P<0.05) ; ( 3) HNSCC 组织中ESRP1
    高表达者ZEB1 表达较低( P<0.05) 。结论: ( 1) ESRP1 表达减少或缺失对HNSCC 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促进
    作用,与肿瘤分化程度也可能密切相关; ( 2) ESRP1 表达下调与ZEB1 高表达密切相关。
    12  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评估
    戴志刚 云强
    2017(6):531-534.
    [摘要](827) [HTML](0) [PDF 191.10 K](0)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
    果。方法: 回顾近3 a 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病例,选取符合条件42 例采用常规手段治疗病例病人为对
    照组,57 例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治疗病例病人为治疗组。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
    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
    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9%) 显著高
    于对照组( 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
    效恢复病人神经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13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肾骨颗粒及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贾晓英 张晓炜 刘暘
    2017(6):535-538.
    [摘要](638) [HTML](0) [PDF 210.08 K](0)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肾骨颗粒及银杏达莫注射液( 杏丁) 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
    法: 将60 例膝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1 次/d,连续5 次; 治疗组: 在前
    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骨颗粒口服及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30 例,痊愈14 例,显效9 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30 例,痊愈11 例,显效7 例,有效4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肾骨颗粒及银杏达莫治疗骨关节炎,标本兼治,疗效明显
    优于单用玻璃酸钠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14  ICAM-1 和VEGF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放疗敏感相关性研究
    闫文明 宝莹娜 郁志龙 张保祯 赵建国 李心红 张姝凤 闫瑞敏
    2017(6):539-541.
    [摘要](536) [HTML](0) [PDF 167.34 K](0)
    摘要:
    目的: 探究ICAM-1 和VEGF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放疗敏感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02 ~
    2016-02 在我院接受接受根治性放疗的70 例宫颈鳞癌病人。经Realtim-PCR 技术检测在宫颈鳞癌组织中
    ICAM-1、VEGFmRNA 的表达,对不同放疗敏感性病人的ICAM-1、VEGFmRNA 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探
    究ICAM- 1 mRNA、VEGFmRNA 相关性。结果: 放疗后ICAM- 1 mRNA 为47.74± 32.68、VEGFmRNA 为73.41±
    54.36,均显著低于放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放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中ICAM-
    1 mRNA、VEGFmRNA 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r = 0,P>0.05。放疗后3mo 内肿瘤未控病人ICAM-1 mRNA 为142.64
    ±34.08、VEGFmRNA 为179.07±38.21均显著高于肿瘤消失病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在放疗结束3mo 后,肿
    瘤复发病人ICAM-1 mRNA 为148.04±32.93、VEGFmRNA 为182.89±36.34,均显著高于肿瘤治愈病人,具有统计
    学差异,P<0.05; 在ICAM-1 mRNA 表达水平、VEGFmRNA 表达水平方面,宫颈鳞癌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抵抗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消失组近期疗效中宫颈鳞癌组织中ICAM-1 mRNA、
    VEGFmRNA 表达显著相关,r = 0.462,P= 0.014; 肿瘤未控组存在相关性,r = 0.694,P = 0.030。远期疗效中肿瘤治
    愈组存在相关性,r = 0.448,P = 0.015; 肿瘤复发组存在相关性,r = 0.632,P = 0.017。宫颈癌放疗敏感组存在相关
    性,r = 0.579,P= 0.024; 放疗抵抗组存在相关性,r = 0.495,P = 0.017。结论: 宫颈鳞癌放疗抵抗性与ICAM-1 高表
    达有关,在放射抵抗中VEGF 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
    15  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王智谦 何涛 韩雅君
    2017(6):542-547.
    [摘要](468) [HTML](0) [PDF 195.37 K](0)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rPA) 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05~ 2016-11 期间
    接受rPA 溶栓治疗的167 例STEMI 病人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至应用rPA 静脉溶栓时间窗
    的早晚分为A 组( ≤3h,56 例) 、B 组( 3~ 6h,111 例) 。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内静脉应用rPA 溶栓的临床再通率、
    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溶栓后24 h 出血发生率,出血事件采用全球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策略( GUSTO) 分级; 并分析出
    血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 总的临床再通率95.8%,病死率5.4%,出血发生率35.3%。A、B 两组临床
    再通率、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 A 组出血发生率( 19.6%) 低于B 组( 43.2%) ,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 出血发生率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及梗死部位等临床因素无
    相关性。结论: ; rPA 具有非常高的梗死血管再通率,在溶栓时间窗6 h 内治疗STEMI 冠脉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
    时间无相关性; 但出血风险较高,出血发生率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呈正相关,发病后越早用药,出血发生率越小,适
    合早期推广使用。
    16  臭氧联合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
    高丽
    2017(6):545-457.
    [摘要](499) [HTML](0) [PDF 164.08 K](0)
    摘要: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内蒙
    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2015-06~ 2017-06 接诊的急性期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152 例,随机分为A、B
    两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每组76 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A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
    阻滞治疗,B 组在A 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1wk、2wk、1mo、3mo 疼痛数字评分
    ( NRS) 、临床效果及预防作用。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wk NRS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
    疗后1mo、3mo NRS 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B 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 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臭氧联合
    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阻滞痛觉传导的综合作用,
    具有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17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巨大儿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伊海英 石茹 李银凤
    2017(6):548-552.
    [摘要](446) [HTML](0) [PDF 162.36 K](0)
    摘要: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巨大儿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
    60 例巨大儿产妇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随机按使用宫缩剂不同分为3 组,各20 例,A 缩宫素组,给宫体注射缩宫
    素20 IU; B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给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 C 卡前列素氨
    丁三醇组20 例,给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观察3 组术中、术后2 h 的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并定量,并
    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出血量A 组与B 组和C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术后2h 出血量A 组与B
    组和C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B 组与C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不良反应A 组1 例,B 组
    6 例,C 组5 例,B 组、C 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短时间内消失。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减少巨
    大儿产妇剖宫产手术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18  淋巴结转移度及TNM 分期与结肠癌病人预后相关性分析
    刘轩 乔晓娟
    2017(6):550-552.
    [摘要](695) [HTML](0) [PDF 160.81 K](0)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期与结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1-01
    ~2016-12 来我院接受结肠癌手术的病人232 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
    移度及TNM 分期数据,统计病人生存期及5 a 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病人术后
    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度及TNM 分期的平均生存时间相比,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度及TNM 分期的5 a 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0.05) ,提示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结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而性别因素与生存期无关。建立Logistic 回归
    模型,并考虑影响病人生存期的各个因素,TNM 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结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
    素,关联强度为2.079和2.677。结论: 淋巴结转移度以及TNM 分期可以较好的预测结肠癌病人术后预期生存时
    间,为临床结肠癌预后的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19  甲苯胺蓝活体染色法在宫颈病变手术切除范围的界定中的作用研究
    郭宗梁 索静
    2017(6):553-556.
    [摘要](457) [HTML](0) [PDF 187.83 K](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甲苯胺蓝染色的特殊作用,为宫颈病变手术切缘的界定提供一种新颖又准确
    的手段。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1-07~ 2016-01 期间在我院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CIN) II~ III 级行宫颈锥切术及宫颈环形电切术(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 的病人共100
    例,其中50 例术前用甲苯胺蓝染色,确定手术范围,为实验组,50 例直接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通过术后病理回
    报切缘阳性及远期对妊娠影响,观察分析甲苯胺蓝在宫颈手术中的应用。结果: ( 1) 应用甲苯胺蓝确定手术范
    围组术后切缘阳性率明显低于直接手术组。( 2) 应用甲苯胺蓝确定手术范围组术后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明显
    低于直接手术组。( 3) 应用甲苯胺蓝确定手术范围术后0.5a 及1a 随访TCT+HPV 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甲苯胺蓝活体染色法在宫颈病变手术切除范围的界定中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20  医院住院病人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陈卫华
    2017(6):557-559.
    [摘要](493) [HTML](0) [PDF 153.34 K](0)
    摘要:
    目的: 研究2016-01~ 2015-12 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控制感染提供
    依据。方法: VITEK 3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数据结果统计采用
    WHONET 5.4软件。结果: 20121 例送检标本中1995 例培养阳性,感染率为9.91%; 其中革兰阴性菌1481 株占
    74.2%,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接近
    100%敏感,对阿米卡星和帕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95%。铜绿假单胞几乎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均接近80%,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8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
    奈唑烷和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提示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合理应用抗菌
    药物。
    21  分子影像在脑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国建 郝林军 武瑜 赵振峰 王春梅 王雪梅
    2017(6):560-568.
    [摘要](869) [HTML](0) [PDF 258.27 K](0)
    摘要:
    脑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生长部位极其重要,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非常高,因此早期
    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医学影像学已经从宏观的解剖影像时代进入微观的分子影像时代,
    分子影像发展快速,可以在活体非侵入性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显示肿瘤生物学过程,可以无创的提供疾病早期
    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分子水平信息。本文综述了分子影像包括核医学、核磁共振、光学及多模态分子显像等在脑
    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22  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治进展
    石慧 乌日嘎 李哲海
    2017(6):565-568.
    [摘要](549) [HTML](0) [PDF 193.86 K](0)
    摘要: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炎症、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滑膜组织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
    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痛风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1]、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故早
    期、长期、积极诊治至关重要。超声是一种经济、安全、精确率高、操作方便的影像学检测技术,可检测早期发现
    关节骨侵蚀、关节内结晶、关节积液等指标[2],对于中、小骨关节的变化更有优越性,近几年在关节肌肉病变如类
    风湿性关节炎[3]、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中彰显出其特有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超声等影像学检测技术在痛风性关
    节炎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中的作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措施[4]。
    23  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王玲 拉佈旦白拉 于建设
    2017(6):569-574.
    [摘要](787) [HTML](0) [PDF 243.66 K](0)
    摘要: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血管穿刺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其它方面在麻醉中的应用还很
    局限。本文针对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
    24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外科治疗进展
    阿古达木 乌新林
    2017(6):575-580.
    [摘要](903) [HTML](0) [PDF 255.60 K](0)
    摘要:
    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方式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因新辅助治疗
    后肿瘤退缩、降期、甚至消失,随后的治疗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国内外采用的方案主要为三种,分别为观
    察和等待、局部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外科治疗进展进
    行综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